2015——2016的冬天,我沐浴在如火的熱情中。
0211——0221這十天,我在南方的艷陽里四季如春。
滿目青藍
到達奧克蘭后的第一天下午,還未調整過時差的我們就大膽地穿上了橙黃的救生衣,揚帆出海。作為一個舟山人,說沒見過海是不可能的,但是青藍的海我還是第一次見。沒有深海的蔚藍,沒有湖泊的碧綠,如綠石般淡綠,融入了他偷得的一點天空的顏色,就這樣俘獲了我們所有人的心。新西蘭的天美得讓人嫉妒,我隨手拍的照片都能當做Windows的桌面用。湛藍的天孕育著大朵大朵純白的云,海上泛起柔柔的乳白色波浪,吹著海風的我看著同伴們與船上的工作人員一起升了帆。帆鼓得張揚,桅桿堅實挺拔,海上橫跨的海港大橋氣宇軒昂……看,看,看!到處都是景,到處都是美景,看不厭的美景!我的倦意一掃而空,滿目青藍,心曠神怡。
紅木天堂
羅托魯瓦之旅為期兩天。第一天午后,我們穿梭在林間小道,與幾十種樹木相處。新西蘭人極其保護自然,熱愛自然,于是在這樣大的一個森林里,竟沒有鋪一條路。腳下踏著的是泥土,是樹枝,是落葉,是各種果實,或許還有幾根路過小動物的絨毛。老師說自由走完整個森林,跟著路標,于是學生老師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有點路癡的我走著走著竟只剩一個人,落了單卻收獲了意外的驚喜。周遭無人,耳畔只有些許鳥的啁啾,或樹梢微動的沙沙。腳下的步伐不停,踩著如同地毯般的路,無聲無息,隱匿了自己。渲染整個世界的綠色讓人輕盈起來。一步一風景,陽光從蔽天的綠葉間不斷透射,好看的光點綴在我腳下的地毯上。一個人漫步,好處就在于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中,沒有一絲一毫可以擾亂你思緒的聲音。
途中還有個小插曲,路遇的小男孩騎著小木車,在小道上為樹根所絆,摔倒了。就離他五米遠,于是我把他扶了起來,聞訊趕來的媽媽一直對我道著謝,簡短的幾句言語交流突然讓我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是語言不同所能阻擋的,我也由此開始敢于與當地人交流。處于紅木天堂的幾個小時里,意外之喜接踵而至,真是我的“天堂”。
文化交融
三天的游玩過后,周一,上學,步入正軌。不過嘛,這學,是在奧克蘭的中學上的。
Henderson Intermediate School,我的另一個初中。五天的校園生活在我們踏入這個學校的第一步開始,正式進入倒計時。
第一天莊重的歡迎儀式,讓我體驗到了毛利文化的奇妙。課上課下,所有的同學對我們都是好奇與熱情。全英文課一時半會兒不能理解透徹,隔壁桌的小女孩就極盡詞匯給我解釋;興趣選課要走班,同學們都在給我們帶路;休息時間拍照,大家爭先恐后合影……英語、寫作、社會科學、運動、手工、數學、毛利語、烹飪、中文……各色各樣的課程充實了我們的校園生活,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個性,每節課每個老師都在帶來歡樂帶來樂趣的同時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臨走的那個下午,周五例會,我們領了畢業證書,唱了歌,聽了音樂老師的吉他聲與學生們天籟般的童聲齊唱,倒計時,就要結束了。送完了離別的禮物,我留了老師與全班同學的簽名,留了郵箱,留了祝福與擁抱。學校的那棵大樹上,掛滿了我們的不舍吧。
黑沙騎士
最后一天,我們前往黑沙沙灘,開始了一段馬上之行。頭盔,安全衣,蹬上馬,抓韁繩,一氣呵成。第一梯隊的馬排成長隊,往叢林深處走去。一路有參天的松樹,有灌木叢,有山有水,馬兒走過了一個山坡,我們看到的是碧海黑沙。開闊的海灘上有零星幾輛越野車,有奔跑的狗,有漫步的馬,還有我們——馬上的人。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心潮澎湃,只想大吼,只想尖叫,卻又怕驚動了馬兒,到最后,只有眼里的亮光可以表達我們激動的心情。跨過一條小溪,我們闖過了遍地枯枝奇景的樹林,馬蹄下一直是堅實的黑沙。到達出發地的我們沒有了開始的緊張擔憂,只想再騎一遍馬,再吹一次海風,再看一遍奇景。
次日,早晨,再見新西蘭。
我一路走一路看,看天,看云,看山,看水,看樹,看花,看建筑,看人文,怎么看都看不夠,怎么看都看不厭。新西蘭啊,你怎么可以那么美,美在風光,美在文化。